导航

沈阳多处建筑工地遇招不来年轻人尴尬

来源:新华网2018-05-10

新生代农民工谈不愿进工地三大原因:劳动风险大;工资难月结,无法还房贷;家庭难兼顾

沈阳多处建筑工地遇招不来年轻人尴尬

“招不来徒弟,几十年的手艺都传不下去。现在,很多建筑工地都面临招不来年轻人的情况。”4月27日,中铁九局四公司香湖盛景苑项目瓦工李海峰说起建筑行业招不来年轻人时,这位已有36年从业经验的“老建筑人”显得忧心忡忡。

据《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建筑业农民工平均工资3918元,高出全行业平均工资的12.4%。然而,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为5415万人,比上年减少了135万人。工资高,年轻人为何还不愿意干?4月18日~4月27日,《工人日报》记者带着这个疑问到沈阳市雅居乐花园、中海城、荣盛盛京绿洲等17家建筑工地进行了走访。

“在工地上,年轻人特指40岁左右的”

4月27日,在香湖盛景苑项目工地上,53岁的李海峰等五名抹灰工正在将已灌注完的混凝土抹平。泥点子迸溅到工装、脸上,鞋面已经没入泥中。不一会儿,李海峰就满脸通红,喘着粗气。“这种卖体力的活儿,现在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在干。”

说起工地上对于年轻人的界定,“现在,在我们工地上,年轻人特指40岁左右的。”香湖三期一工区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勾林介绍说,他目前负责的工地上一共有200多名工人,只有10多名“80后”,最年轻的也已经36岁了。

事实上,这个情况在建筑工地上并非个例,《工人日报》记者走访的17家建筑工地,无一例外都出现了工人年龄偏大的现象。中建二局东北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兵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在全国共有67个施工项目,在册农民工12589人,‘4050’农民工占了近六成。”

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李海峰,老家在辽宁北票市二道沟村,父亲是村里的瓦匠。17岁他就跟着父亲学,打的第一份工就是在工地。30多年来,他辗转于辽宁阜新、丹东等地的20多个工地,跟了六七个师傅。

他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建筑工属于比较特殊的工种,技术含量高。“比如操作工艺、施工计算、机械作业等,没有接受过严格培训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本无法达标。”李海峰说,自己当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磨炼,吃了多少苦,才攒下现在的一身手艺。“可惜现在年轻人没人愿意学,传不下去,都白费了。”

说起没徒弟的遗憾,和他在同一工地干活的木工李致富深有感触。李致富说,30多年前,铁岭市昌图县太平镇牛庄村、二台子村、六家子庙村三个村子,有60多名年轻人和他一起出来做工,分别学了木工、瓦工和油漆工等手艺。这么多年下来,还有40多人留在这个行业。这些人最大的已经有67岁。“让我们遗憾的是,练了这么多年的手艺,真的就传不下去了吗?”

“木匠学徒月薪3500元,一年后6000元,勤快一点的可以拿到1万多元,真想不明白年轻人为啥就不愿意干。”李致富说,现如今,建筑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加上生产工具科技化程度不断提升,体力劳动减轻不少。“但年轻人似乎对这些都不感兴趣。”

“赚钱多也不愿进工地,不只是因为苦脏累”

新生代农民工真的是嫌苦脏累,不愿进工地吗?《工人日报》记者走访了83名35岁以下在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就业的农民工,他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劳动风险大;工资难以月结,无法还房贷;成家的难顾家,没成家的难找对象成为三大主要原因。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钢筋工黄大奔手上、上臂有几块暗色的疤痕。黄大奔告诉记者,自己腿上伤痕更多,小擦伤、割伤差不多每天都有,他说不算啥。最严重的是腹部一道10厘米长的缝针疤痕。那次他从工地的架子上摔下来,脾脏破裂,动了手术后休息了1个月才下地。尽管近几年,工地的安全培训逐渐加强,安全防护设施也不断完善,但相比于其他行业,建筑业的劳动风险仍然较高,这使得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不愿进工地工作。

“工资不能月月拿到手,还不了房贷和车贷。”今年22岁的农民工王梁说出了他离开建筑业的原因。1年前,他曾在建筑工地干过9个月,当时孩子满周岁,王梁将结婚彩礼钱、妻子的嫁妆钱共12万元用做首付买了房,每个月还2200元的房贷,还买了车。“工地赚得是多,一个月至少6000元,可工头每个月只给300元零花钱,剩下的钱要等工程结束才给。有的工友还被欠过薪,感觉心理不踏实。”

除此之外,占用家庭生活时间多也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愿踏入建筑业的一大原因。吴呈杰的父亲是一名瓦工。在他印象中,因为父亲从事的职业,父母常年分居,他很少见到父亲。家里大事小情都是母亲一个人扛,爷爷中风后也只有母亲一个人照顾。“我爸爸18岁就到工地工作,每天早晨6点开工,赶工期时会忙到凌晨2点。工地女工少,父亲找不到媳妇。同村长辈介绍的三个对象,因为没时间相处都分了手。”吴呈杰说,母亲在父亲打工的工地附近饭店当服务员,父亲一周去五次,穷追不舍才成功。他并不想重走父亲的老路。“我现在是一名送水工,工作虽然也很辛苦,但是时间相对自由。”

“有面子、有前途,职业追求更多元”

“工地其实是很多第一代农民工来城市的首选工作。这种工作虽然每天都要大量的劳动,但是农民工并不怕吃苦,而且学历要求不高。”沈阳市总工会农民工工作部部长蒋阳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现如今,经济发展和工种越来越多元化,工作岗位也越来越多,农民工有很多工作都可以选择,可以替代的岗位有很多。比如外卖员、快递员、推销员等。

在记者采访的83名新生代农民工中,有79人不约而同地表示更希望从事销售、业务员等有面子、有前途的行业。在一家纯净水公司当品牌推销员的王梁每天都要穿着西服去便利店推销产品,因为不经常清洗,他的西服袖口已经被磨得有些发亮。尽管如此,王梁还是认为,“这比在工地里要干净,也要体面多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当抹灰工那会,回村里都会被长辈们瞧不起。现在当了推销员,尽管收入少了2000多元,但是一掏出名片上写的是“销售经理”,这让他感觉倍儿有面子。

“我们家四代都是农民,我就想改变一下,做个能成事儿的行业。”吴呈杰告诉记者,“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各种各样的工种都有。不当建筑工,也能干别的。我觉得年轻人只要勤快肯干,干啥都能出成绩。”(记者 刘旭)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沈阳多处建筑工地遇招不来年轻人尴尬

2018-05-10 09:14:13 来源: 0 条评论

新生代农民工谈不愿进工地三大原因:劳动风险大;工资难月结,无法还房贷;家庭难兼顾

沈阳多处建筑工地遇招不来年轻人尴尬

“招不来徒弟,几十年的手艺都传不下去。现在,很多建筑工地都面临招不来年轻人的情况。”4月27日,中铁九局四公司香湖盛景苑项目瓦工李海峰说起建筑行业招不来年轻人时,这位已有36年从业经验的“老建筑人”显得忧心忡忡。

据《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建筑业农民工平均工资3918元,高出全行业平均工资的12.4%。然而,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为5415万人,比上年减少了135万人。工资高,年轻人为何还不愿意干?4月18日~4月27日,《工人日报》记者带着这个疑问到沈阳市雅居乐花园、中海城、荣盛盛京绿洲等17家建筑工地进行了走访。

“在工地上,年轻人特指40岁左右的”

4月27日,在香湖盛景苑项目工地上,53岁的李海峰等五名抹灰工正在将已灌注完的混凝土抹平。泥点子迸溅到工装、脸上,鞋面已经没入泥中。不一会儿,李海峰就满脸通红,喘着粗气。“这种卖体力的活儿,现在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在干。”

说起工地上对于年轻人的界定,“现在,在我们工地上,年轻人特指40岁左右的。”香湖三期一工区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勾林介绍说,他目前负责的工地上一共有200多名工人,只有10多名“80后”,最年轻的也已经36岁了。

事实上,这个情况在建筑工地上并非个例,《工人日报》记者走访的17家建筑工地,无一例外都出现了工人年龄偏大的现象。中建二局东北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兵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在全国共有67个施工项目,在册农民工12589人,‘4050’农民工占了近六成。”

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李海峰,老家在辽宁北票市二道沟村,父亲是村里的瓦匠。17岁他就跟着父亲学,打的第一份工就是在工地。30多年来,他辗转于辽宁阜新、丹东等地的20多个工地,跟了六七个师傅。

他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建筑工属于比较特殊的工种,技术含量高。“比如操作工艺、施工计算、机械作业等,没有接受过严格培训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本无法达标。”李海峰说,自己当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磨炼,吃了多少苦,才攒下现在的一身手艺。“可惜现在年轻人没人愿意学,传不下去,都白费了。”

说起没徒弟的遗憾,和他在同一工地干活的木工李致富深有感触。李致富说,30多年前,铁岭市昌图县太平镇牛庄村、二台子村、六家子庙村三个村子,有60多名年轻人和他一起出来做工,分别学了木工、瓦工和油漆工等手艺。这么多年下来,还有40多人留在这个行业。这些人最大的已经有67岁。“让我们遗憾的是,练了这么多年的手艺,真的就传不下去了吗?”

“木匠学徒月薪3500元,一年后6000元,勤快一点的可以拿到1万多元,真想不明白年轻人为啥就不愿意干。”李致富说,现如今,建筑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加上生产工具科技化程度不断提升,体力劳动减轻不少。“但年轻人似乎对这些都不感兴趣。”

“赚钱多也不愿进工地,不只是因为苦脏累”

新生代农民工真的是嫌苦脏累,不愿进工地吗?《工人日报》记者走访了83名35岁以下在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就业的农民工,他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劳动风险大;工资难以月结,无法还房贷;成家的难顾家,没成家的难找对象成为三大主要原因。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钢筋工黄大奔手上、上臂有几块暗色的疤痕。黄大奔告诉记者,自己腿上伤痕更多,小擦伤、割伤差不多每天都有,他说不算啥。最严重的是腹部一道10厘米长的缝针疤痕。那次他从工地的架子上摔下来,脾脏破裂,动了手术后休息了1个月才下地。尽管近几年,工地的安全培训逐渐加强,安全防护设施也不断完善,但相比于其他行业,建筑业的劳动风险仍然较高,这使得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不愿进工地工作。

“工资不能月月拿到手,还不了房贷和车贷。”今年22岁的农民工王梁说出了他离开建筑业的原因。1年前,他曾在建筑工地干过9个月,当时孩子满周岁,王梁将结婚彩礼钱、妻子的嫁妆钱共12万元用做首付买了房,每个月还2200元的房贷,还买了车。“工地赚得是多,一个月至少6000元,可工头每个月只给300元零花钱,剩下的钱要等工程结束才给。有的工友还被欠过薪,感觉心理不踏实。”

除此之外,占用家庭生活时间多也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愿踏入建筑业的一大原因。吴呈杰的父亲是一名瓦工。在他印象中,因为父亲从事的职业,父母常年分居,他很少见到父亲。家里大事小情都是母亲一个人扛,爷爷中风后也只有母亲一个人照顾。“我爸爸18岁就到工地工作,每天早晨6点开工,赶工期时会忙到凌晨2点。工地女工少,父亲找不到媳妇。同村长辈介绍的三个对象,因为没时间相处都分了手。”吴呈杰说,母亲在父亲打工的工地附近饭店当服务员,父亲一周去五次,穷追不舍才成功。他并不想重走父亲的老路。“我现在是一名送水工,工作虽然也很辛苦,但是时间相对自由。”

“有面子、有前途,职业追求更多元”

“工地其实是很多第一代农民工来城市的首选工作。这种工作虽然每天都要大量的劳动,但是农民工并不怕吃苦,而且学历要求不高。”沈阳市总工会农民工工作部部长蒋阳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现如今,经济发展和工种越来越多元化,工作岗位也越来越多,农民工有很多工作都可以选择,可以替代的岗位有很多。比如外卖员、快递员、推销员等。

在记者采访的83名新生代农民工中,有79人不约而同地表示更希望从事销售、业务员等有面子、有前途的行业。在一家纯净水公司当品牌推销员的王梁每天都要穿着西服去便利店推销产品,因为不经常清洗,他的西服袖口已经被磨得有些发亮。尽管如此,王梁还是认为,“这比在工地里要干净,也要体面多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当抹灰工那会,回村里都会被长辈们瞧不起。现在当了推销员,尽管收入少了2000多元,但是一掏出名片上写的是“销售经理”,这让他感觉倍儿有面子。

“我们家四代都是农民,我就想改变一下,做个能成事儿的行业。”吴呈杰告诉记者,“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各种各样的工种都有。不当建筑工,也能干别的。我觉得年轻人只要勤快肯干,干啥都能出成绩。”(记者 刘旭)

[责任编辑: huahaina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