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中东沙漠出现稻田!外媒关注中国种植海水稻获突破

来源:人民日报2018-06-11

  英媒称,在迪拜郊外的浩瀚沙漠里,中国科学家注视着他们在沙漠和淡化海水里种植的“抗旱”水稻,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6月9日报道,中方进行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培育的研发中心的官员杜德乐说:“结果令人非常满意,我们确定了在沙漠里能种植水稻。在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目睹产量有多少后,我们非常高兴。”

  报道称,耐盐碱水稻被认为能解决世界上最贫瘠土地上的食品短缺问题。水稻生长通常要靠土壤和淡水而非沙漠和海水,在迪拜种水稻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这里日间气温有时高达50摄氏度,还经常发生沙尘暴。但中国东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科学家培育出了每公顷产量超过7.5吨的耐盐碱水稻,并于今年1月开始在阿联酋种植。

  报道表示,有关方面已经制订计划,要在今年晚些时候种植100公顷的实验田,然后再制定更为宏大的计划,用稻田覆盖阿联酋10%以上的国土面积。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说,他的机构还在考虑与包括越南、印度和斯里兰卡在内的亚洲国家签订海水稻种植协议,该机构还将在中东和北非打造“人造绿洲”。中国媒体称,这将造福整个阿拉伯世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状况,解决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饥饿问题。北京齐纳百思咨询公司的资深分析师埃文·罗杰斯·帕伊也把在迪拜的实验称作“重大的突破”。

  报道称,中国从1986年开始在种植海水稻方面大步前进。那一年,人们在广东省沿海的沼泽里发现一种野生稻。几十年来,科学家不断地用这种水稻与人工培育的品种杂交,但是直到去年才确信培育出来的品种有商业可行性。

  报道表示,中国最初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培育水稻新途径的。后来几十年,对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变化的担忧推动着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国新生的创业者们也着眼于气候变化挑战带来的潜在机会。

  报道称,最近,中国一直在密切关注从友好的发展中国家那里进口粮食的战略益处。作为世界最大的水稻种植国,中国已不再担心短缺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能保持自给自足。观察人士说,发展中国家有巨大动力支持中国新实施的“水稻外交”。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中东沙漠出现稻田!外媒关注中国种植海水稻获突破

2018-06-11 15:57:11 来源: 0 条评论

  英媒称,在迪拜郊外的浩瀚沙漠里,中国科学家注视着他们在沙漠和淡化海水里种植的“抗旱”水稻,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6月9日报道,中方进行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培育的研发中心的官员杜德乐说:“结果令人非常满意,我们确定了在沙漠里能种植水稻。在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目睹产量有多少后,我们非常高兴。”

  报道称,耐盐碱水稻被认为能解决世界上最贫瘠土地上的食品短缺问题。水稻生长通常要靠土壤和淡水而非沙漠和海水,在迪拜种水稻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这里日间气温有时高达50摄氏度,还经常发生沙尘暴。但中国东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科学家培育出了每公顷产量超过7.5吨的耐盐碱水稻,并于今年1月开始在阿联酋种植。

  报道表示,有关方面已经制订计划,要在今年晚些时候种植100公顷的实验田,然后再制定更为宏大的计划,用稻田覆盖阿联酋10%以上的国土面积。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说,他的机构还在考虑与包括越南、印度和斯里兰卡在内的亚洲国家签订海水稻种植协议,该机构还将在中东和北非打造“人造绿洲”。中国媒体称,这将造福整个阿拉伯世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状况,解决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饥饿问题。北京齐纳百思咨询公司的资深分析师埃文·罗杰斯·帕伊也把在迪拜的实验称作“重大的突破”。

  报道称,中国从1986年开始在种植海水稻方面大步前进。那一年,人们在广东省沿海的沼泽里发现一种野生稻。几十年来,科学家不断地用这种水稻与人工培育的品种杂交,但是直到去年才确信培育出来的品种有商业可行性。

  报道表示,中国最初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培育水稻新途径的。后来几十年,对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变化的担忧推动着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国新生的创业者们也着眼于气候变化挑战带来的潜在机会。

  报道称,最近,中国一直在密切关注从友好的发展中国家那里进口粮食的战略益处。作为世界最大的水稻种植国,中国已不再担心短缺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能保持自给自足。观察人士说,发展中国家有巨大动力支持中国新实施的“水稻外交”。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