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数字创意:开掘传统文化“富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8-07-18

  【创意港】

  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玲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数字创意扑面而来,从手机里的音频、视频到电视、电影的制作,从场景的模拟到环境的沉浸,从语音的转换到音乐的下载,从信息的存储传输到大数据的采集分析,数字技术正改变着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方便文化内容的传播、精准锁定文化消费者、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

  近日,山东曲阜的数字文化产业研修班专题研讨“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创作”、上海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上特意聚焦“动漫,让文化资源活起来”,都向业界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和明确的导向:数字化时代,数字创意要开掘传统文化“富矿”,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挖掘越深,创作源泉越足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充满想象力和张力的绝唱打动和征服了现代的创作者,梁旋和张春两位导演对“鲲”和“鹏”的形象进行数字化创意,历经12年打磨,制作成电影《大鱼海棠》,在两年前创造了中国动漫电影5.6亿元的票房纪录,最近又刚刚获得中国动漫最高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三届动漫奖。

  “我们现在正紧锣密鼓地制作《大鱼海棠2》,也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中国还有很多像庄子《逍遥游》这样有意境的故事,能启迪现代创作者的创意。”《大鱼海棠》制片人陈洁感慨,文化挖掘越深,创作源泉越足,对东方古典文化就有一个新的诠释。

  “靠山吃山,靠文化吃文化”,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厚文化遗产,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不断适应新时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享受的要求去开发的文化宝库,是个取之不尽的内容海洋,如果不会利用或利用不好都非常可惜。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看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很有必要,但并不容易。古老厚重的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犹如“一匹不好驾驭的好马”,如何用时代的手法展现出来是需要业内人士去探索的,不仅仅要呈现外在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展现思想精髓。

  “一个民族的文化史实际上就像是一个IP,虽然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但是背后都是一个一个特别鲜活的故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认为,每一个鲜活故事都有机会成为一个IP,都有机会和现在的年轻人沟通,文化产业从业人士应保持对文化的敬畏,不去开发短期的“快餐式”文化内容,也不去开发不具有用户基础的文化产品,在新文创的时代,而应保持耐心,把中国文化最美好的东西,用现在年轻人最习惯的、最喜欢的方式,更好地诠释出来。

  数字创意让文化活起来

  上海博物馆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每一个小朋友都是“艺术家”,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图案,再把图案用PPT的形式转化,进行立体的演绎,小朋友就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数字文化纪念品——今年在博物馆一个角落中,小朋友们开始陶醉于新的VR演示区,置身窑炉、穿越时空,小朋友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陶瓷怎么烧制,感知青铜器的精美、书写的过程,真切、深度地体验上海博物馆青铜、陶瓷、书法的三大主题。

  “立足于文物的故事和情感去创意,开放资源、共享发展。”上海博物馆文化创意发展中心主任胡绪雯总结说,上海博物馆与社会上的文创公司合作数字化文创产品的开发,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展开,注重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既丰富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又让观众能深切地感知传统文化。

  “数字创意让博物馆的大量馆藏文化资源活起来,走进每个消费者的心中。”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企业发展处处长马力肯定了上海博物馆的探索。他说,动漫是数字创意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部分,这些年一直在强调从“小动漫”向“大动漫”的转变,就要用动漫的表达理念、动漫的艺术手法、动漫的产业运营,激活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的文化资源,成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万物互联技术把物体和物体、人和人、不同的世界联合在一起,在这个平台上有了更多的创意机会,可以去孵化和孕育出更多数字文化产品,表达文化精神,传播文化价值观。”腾讯动漫品牌总监刘星伦介绍,腾讯基于“科技 文化”的战略,以IP为核心,布局动漫文学、游戏、影视、电竞等多种业务,通过与故宫和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把过去古人的创作者和今天的创作者、把古代的用户和今天的用户有意思的串联在一起,从泛娱乐到新文创,从产业链到生态圈,要实现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良性循环。

  集聚梳理成文化素材库

  漫步紫禁城,处处可见祥瑞的身影,在建筑雕塑上、在装饰陈设中、在日常用品里,有传说中的龙凤、大地上的象狮、海底的珊瑚等多种瑞兽。这些意寓吉祥福瑞的中国文化符号,被进行数字化转换,成为手机APP的内容。各种祥瑞鸟兽以精致的手绘画作展现在手机屏幕上,用户只需要轻轻一步,就知道瑞兽的信息点和它在故宫的何处,在教育性和欣赏价值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互动体验和趣味性。除此之外,故宫博物院还开发出《胤禛美人图》《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故宫陶瓷馆》《清代皇帝服饰》《故宫展览》等八款APP,通过数字化采集和交互,传播故宫文化。

  “故宫的每款数字创意产品,不只是让用户简单地去浏览图片和场景,还提取细节作展示和介绍,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副主任于壮介绍,目前,完成了整个故宫120万平方米的三维化和场景化;186万件文物中的三分之一已进行了数字化的工作;故宫整个影像资源库中有110余万件文物可以用于数字化的开发和再转化。

  “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采集、梳理的数字化转换,是数字创意的基础性工作。”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秘书长邹薇梳理了数字音乐的产业逻辑:传统音乐产品的制作必须经过一系列繁复、冗长的步骤才得以实现,而数字音乐素材库和数字技术简化了音乐创作的流程、降低了制作成本,再加上数字技术的机械性,使数字音乐常用记号以及节奏、节拍等方面具有了近乎完美的准确性,使数字音乐制作具备了很强的便捷性和传播性,迅速成为数字文化产业中新的增长点。

  专家认为,文化产业要顺应数字化形态,扬长避短,用好数字的技术性、即时性、准确性、拓展性、便捷性特点,通过素材库和资源库,构建体现中国风格、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内容体系,进一步提升数字创意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18日 15版)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数字创意:开掘传统文化“富矿”

2018-07-18 10:47:51 来源: 0 条评论

  【创意港】

  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玲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数字创意扑面而来,从手机里的音频、视频到电视、电影的制作,从场景的模拟到环境的沉浸,从语音的转换到音乐的下载,从信息的存储传输到大数据的采集分析,数字技术正改变着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方便文化内容的传播、精准锁定文化消费者、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

  近日,山东曲阜的数字文化产业研修班专题研讨“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创作”、上海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上特意聚焦“动漫,让文化资源活起来”,都向业界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和明确的导向:数字化时代,数字创意要开掘传统文化“富矿”,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挖掘越深,创作源泉越足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充满想象力和张力的绝唱打动和征服了现代的创作者,梁旋和张春两位导演对“鲲”和“鹏”的形象进行数字化创意,历经12年打磨,制作成电影《大鱼海棠》,在两年前创造了中国动漫电影5.6亿元的票房纪录,最近又刚刚获得中国动漫最高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三届动漫奖。

  “我们现在正紧锣密鼓地制作《大鱼海棠2》,也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中国还有很多像庄子《逍遥游》这样有意境的故事,能启迪现代创作者的创意。”《大鱼海棠》制片人陈洁感慨,文化挖掘越深,创作源泉越足,对东方古典文化就有一个新的诠释。

  “靠山吃山,靠文化吃文化”,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厚文化遗产,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不断适应新时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享受的要求去开发的文化宝库,是个取之不尽的内容海洋,如果不会利用或利用不好都非常可惜。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看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很有必要,但并不容易。古老厚重的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犹如“一匹不好驾驭的好马”,如何用时代的手法展现出来是需要业内人士去探索的,不仅仅要呈现外在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展现思想精髓。

  “一个民族的文化史实际上就像是一个IP,虽然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但是背后都是一个一个特别鲜活的故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认为,每一个鲜活故事都有机会成为一个IP,都有机会和现在的年轻人沟通,文化产业从业人士应保持对文化的敬畏,不去开发短期的“快餐式”文化内容,也不去开发不具有用户基础的文化产品,在新文创的时代,而应保持耐心,把中国文化最美好的东西,用现在年轻人最习惯的、最喜欢的方式,更好地诠释出来。

  数字创意让文化活起来

  上海博物馆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每一个小朋友都是“艺术家”,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图案,再把图案用PPT的形式转化,进行立体的演绎,小朋友就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数字文化纪念品——今年在博物馆一个角落中,小朋友们开始陶醉于新的VR演示区,置身窑炉、穿越时空,小朋友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陶瓷怎么烧制,感知青铜器的精美、书写的过程,真切、深度地体验上海博物馆青铜、陶瓷、书法的三大主题。

  “立足于文物的故事和情感去创意,开放资源、共享发展。”上海博物馆文化创意发展中心主任胡绪雯总结说,上海博物馆与社会上的文创公司合作数字化文创产品的开发,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展开,注重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既丰富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又让观众能深切地感知传统文化。

  “数字创意让博物馆的大量馆藏文化资源活起来,走进每个消费者的心中。”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企业发展处处长马力肯定了上海博物馆的探索。他说,动漫是数字创意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部分,这些年一直在强调从“小动漫”向“大动漫”的转变,就要用动漫的表达理念、动漫的艺术手法、动漫的产业运营,激活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的文化资源,成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万物互联技术把物体和物体、人和人、不同的世界联合在一起,在这个平台上有了更多的创意机会,可以去孵化和孕育出更多数字文化产品,表达文化精神,传播文化价值观。”腾讯动漫品牌总监刘星伦介绍,腾讯基于“科技 文化”的战略,以IP为核心,布局动漫文学、游戏、影视、电竞等多种业务,通过与故宫和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把过去古人的创作者和今天的创作者、把古代的用户和今天的用户有意思的串联在一起,从泛娱乐到新文创,从产业链到生态圈,要实现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良性循环。

  集聚梳理成文化素材库

  漫步紫禁城,处处可见祥瑞的身影,在建筑雕塑上、在装饰陈设中、在日常用品里,有传说中的龙凤、大地上的象狮、海底的珊瑚等多种瑞兽。这些意寓吉祥福瑞的中国文化符号,被进行数字化转换,成为手机APP的内容。各种祥瑞鸟兽以精致的手绘画作展现在手机屏幕上,用户只需要轻轻一步,就知道瑞兽的信息点和它在故宫的何处,在教育性和欣赏价值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互动体验和趣味性。除此之外,故宫博物院还开发出《胤禛美人图》《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故宫陶瓷馆》《清代皇帝服饰》《故宫展览》等八款APP,通过数字化采集和交互,传播故宫文化。

  “故宫的每款数字创意产品,不只是让用户简单地去浏览图片和场景,还提取细节作展示和介绍,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副主任于壮介绍,目前,完成了整个故宫120万平方米的三维化和场景化;186万件文物中的三分之一已进行了数字化的工作;故宫整个影像资源库中有110余万件文物可以用于数字化的开发和再转化。

  “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采集、梳理的数字化转换,是数字创意的基础性工作。”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秘书长邹薇梳理了数字音乐的产业逻辑:传统音乐产品的制作必须经过一系列繁复、冗长的步骤才得以实现,而数字音乐素材库和数字技术简化了音乐创作的流程、降低了制作成本,再加上数字技术的机械性,使数字音乐常用记号以及节奏、节拍等方面具有了近乎完美的准确性,使数字音乐制作具备了很强的便捷性和传播性,迅速成为数字文化产业中新的增长点。

  专家认为,文化产业要顺应数字化形态,扬长避短,用好数字的技术性、即时性、准确性、拓展性、便捷性特点,通过素材库和资源库,构建体现中国风格、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内容体系,进一步提升数字创意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18日 15版)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